文章来源:http://news.focus.cn/nc/2017-08-03/11617480.html
昨日,1萬把共享雨傘再現南昌市廣場東路、八一大道等繁華地段,引諸多市民駐足討論。投放方說了:制作傘柄換上了更堅固材料昨日,1萬把共享雨傘再現南昌市廣場東路、八一大道等繁華地段,引諸多市民駐足討論。創始人趙書平稱“不要被共享單車模式迷惑,共享雨傘是不一樣的”,表示今年打算在南昌投放30萬把、全國投放3000萬把,甚至要走出國門,推到馬來西亞等地。南昌添了萬把共享雨傘“哇,又有共享雨傘了!”昨日上午,南昌市八一廣場地鐵口,有市民發出驚呼。據悉,本次共享雨傘投放地點為:南昌站、廣場東路、八一大道、中山路、豐和中大道、萬達廣場東等繁華路段,共1萬把。據共享雨傘南昌地區投放負責人介紹,此次投放的雨傘與以前一樣,只是押金上漲了——由之前的19元漲為29元。“因為這次的雨傘傘柄選取更堅固的材料制作,不容易被破壞。”該負責人解釋。據了解,共享雨傘目前已投放深圳、珠海、杭州等19個城市,投放總數達36萬把,注冊用戶也有40多萬。創始人再談“藏傘于民”一句“藏傘于民”讓共享雨傘創始人趙衛平火了。面對大眾質疑,趙衛平說:“不要被共享單車模式迷惑,共享雨傘是不一樣的。”趙衛平稱,目前共享雨傘成本由之前的90元壓縮到了62元,一把傘押金29元,加9元充值費,每半小時收5毛錢,在連續下雨季節,保守90天能回本,快的話60天。趙衛平說,一把傘只要做到2個人共享,光押金就足夠回本,且不說自己盈利的大頭是廣告。目前,共享雨傘已和湖南滴滴公司、華為等建立了合作關系。“每把雨傘內側面、傘柄等至少有6個位置可以拿來做廣告,目前光傘面上的廣告收入,我們就能收回12元成本。還有一個就是我們APP的植入廣告,現在很多人跟我們談,如果我們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雨傘就不僅是一個躲雨的工具,它還是個廣告媒體。”他說。談到未來打算,趙書平躊躇滿志:“我們打算在今年全面覆蓋南方市場,南昌打算投放30萬把,全國投放3000萬把。現在我們已完成天使輪投資,打算明年走到國外,投到馬來西亞等地。”專家:市場還需要觀望現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睡眠倉紛至沓來,面對發展迅猛的“共享經濟”,經濟學專家持什麼看法?江西師范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經濟學講師鄒嘯鳴認為,真正的共享經濟是將人們家庭的資源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付費共享,比如滴滴打車,這是存量資源共享。而共享雨傘及單車則是增量資源共享,本質上是產權清晰的租賃制度。“共享雨傘目前還處在市場初期,對它的市場走向等還需要觀望。”鄒嘯鳴說,共享單車與共享雨傘的“共享”走勢不同。共享單車可以“逼”停中低檔自行車市場,共享雨傘不大可能替代普通雨傘。“雨傘家家戶戶都有,共享雨傘可備一時所需。但若家家戶戶都是共享雨傘,那和普通雨傘有什麼區別?”免責聲明:凡來源非搜狐焦點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網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本網站。責任編輯:胡穎穎JN762
關鍵字標籤:雨衣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