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edu.youth.cn/jyzx/jyxw/201808/t20180809_11693334.htm"
此時此刻的我,正坐在從洛杉磯回國的飛機上,耳邊是飛機的轟鳴聲,心中感慨萬千。 從中國飛越1萬多公里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已經有兩年時間了。這兩年的經歷和收獲歷歷在目。 選課還需多咨詢 在美國上大學,選擇課程時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學生在確定了專業方向的基礎上,除了要上完必修的專業課程外,還需要選擇其它通識課程。對我來說每次選課都是一場激烈的心理斗爭。很多課程都有學生數量的限制,最受歡迎的教授、更容易得高分的課程名額常常很快被搶完。在較短的時間里,要決定選什麼課而且最終還不一定能成功選上,是很折磨人的。所以,在不知道如何選擇課程時,我會提前與學長學姐交流并詢問選課經驗。 多元課程印象深 在剛剛結束的學期中,我覺得最有意義的課程是美國印第安文學鑒賞課。在課上我看了大量的關于美國原住民的書籍和電影。可以說,印第安人民的歷史便是美國歷史的開端。之前我對印第安人民和他們的生活狀況一無所知,在這門課上,我了解了很多,這對于我了解美國文化和歷史是十分重要的。 來美國這兩年,我還參加了兩次學校的合唱課和音樂鑒賞課,在當地的藝術中心和學校學期結束的音樂會上作為學校合唱團的一員參加演出。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到不同國家的音樂家的作曲風格,學會了欣賞交響曲并了解到它們的創作背景。我漸漸愛上了交響樂,有機會時自己也經常去聽音樂會。 還有一門劇院管理課也十分有意義。學校每學期都有話劇演出。我們的工作就是打造舞臺的真實場景:鋸木頭、鉆釘子、刷油漆和置備道具。你能想象幾個女生在面對龐大的切割機和電鉆時那種無措感嗎?但是這門課卻教會了我很多技能。課程結束后我好像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木匠學徒工了。 美國大學的課程是十分多元化的,學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以往沒機會接觸到的知識。這一切為我探索更多未知的精彩提供了條件。 拓寬交際解心結 留學在外最常感受到的就是孤獨。那么除了和中國朋友抱團外,還有什麼排解孤獨的途徑呢?我的經驗是: 第一,盡可能多地結交美國朋友。我和當地的美國朋友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探討不同國家的文化和語言。 第二,多和教授溝通,與教授成為朋友。語言課的教授在課程結束后,很樂意幫助學生修改其他課程的論文,我的成績也因此提高不少。她還和我們一起聚餐、旅行,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第三,和在美國生活工作的中國人多交流。我在參加學校組織的多元文化活動時,認識了很多來美國多年的中國阿姨。逢年過節,當地的華人會組織一些慶祝活動,聚在一起交流在美國生活的近況。中國阿姨很樂意和我分享自己年輕時來美國的經歷。對于像我這樣生活閱歷尚淺的留學生來說,與校園之外的人的交流可以增加自己的間接生活經驗,體會同胞間的溫暖,讓自己在美國的生活更加充實有趣。 因為留學,我學會了如何在國外新環境下獨立生活;因為留學,我學會了享受孤獨,也學會了在孤獨中尋找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音樂、繪畫、電影、旅行、健身、養生;因為留學,我更樂意嘗試新事物,內心也變得更強大。在未來兩年的留學生活中,我希望可以定下更多的目標,在不斷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棣明珠)
關鍵字標籤:英國留學代辦中心-IDP Taiwan
|